《《 主治項目:全科全人的部定 #家庭醫學 專科醫師 》》

*《咳嗽》:原因有10種以上原因之精確診療。
*《常見感冒》:小兒、成人上呼吸道感染、鼻塞、鼻水、咽喉痛、打噴
嚏、頭痛、發燒。
*《耳鼻喉科》:耳鳴、中耳炎、鼻竇炎、耳痛、耳屎、沙啞、耳鼻喉癌
診斷。
*《皮膚科》:青春痘、皮癬、疥瘡、狼瘡、蟲咬、香港腳、帶狀泡疹
、汗皰疹、疣、雞眼、尖圭濕疣、皮蛇(帶狀皰疹)、濕疹、
下陰搔癢。
*《內科兒科》:腹痛、發燒、頭痛、新陳代謝異常、糖尿病、高血壓、
心臟病、肝炎、腸胃炎、胸痛、頭暈、痔瘡血便、
癌症診斷。
*《泌尿科》:尿道炎、腎盂腎炎、膀胱炎、攝護腺腫大、膀胱過動症。
*《性病》:淋病、菜花、梅毒、泡疹、披衣菌、 性病特檢。
*《身心科》:失眠與睡眠失調、憂鬱症
*《健康檢查》:成人健檢、#超音波檢查、一般健檢、骨密檢查
*《特設》:減肥門診、耳鳴暈眩、外傷縫合、#外傷處置
抗癌門診、青春痘、青春防老

認識失眠及睡眠的異常

所謂睡眠的異常
在這裏,我們舉出三個例子:
(1)睡不著時
(2)睡的太久時
(3)在睡眠狀態中發生異常的事
其中,平常最成問題的事—睡不著。只是由於睡不著而感到痛苦的人,實際上,他是在顧慮睡眠時間過短。
相反的,被睡眠時間過長所困的人,他是在擔心睡眠過分充足。
姑且不論究竟是何種症狀,只要在感覺上不安,而且痛苦不堪時,我們就可以說問題已很嚴重了。但是,要判斷怎麼樣的睡眠才是正常的,這是相當困難。
例如,成人的睡眠時間,通常在7~8小時左右,因此有人睡眠不足7小時,就會因「過短」而感到痛苦。那不是「睡不著」,也不是「睡眠不足」,而只是過分顧慮異常現象的問題。
同樣的,因未睡足8小時而感到不安的人,也會為睡得過長(超出8小時之限),而感到焦慮。其實,這類情形,很少是由疾病引起,因此特別的異常感是不必要的。
所以,過分關心睡眠時限的標準與否,是不必要的,因為睡眠時間、睡眠習慣都因人而異,所以自定標準會比較妥當。

往:林爾文 揚明診所首頁(含家庭醫學部)

失眠及睡眠的異常Q&A

Q:什麼是「不想睡」和「睡不著」?
A:大家都明瞭睡眠對於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在這裏就不必再特別強調它。因為愈強調睡眠的重要性,對於「睡不著」的人,反而會加重他的心理負擔。所以過分重視睡眠的問題,並不見得是明智之舉。
換言之,沒有人會認同該睡卻不睡的時候,是正常合理的。雖然我們很想把不睡的,加以明朗化,但是仍然不能否認的是「不想睡」根本就是不正常的現象。
可是「睡不著」就不同了,這就是極其合理的現象,想入睡,卻又實在無法進入睡眠狀態,他的痛苦,可想而知了,抱著想睡的心情,卻久久無法成眠,這種情形,是非常值得同情的。
我們不必擔心的是,當有睡眠必要的時候,身體就自然會保持最低限度的睡眠狀態。
在戰場砲火之下,也能從容入睡的人,是我們很難想像得到的事,但卻大有人在;而一面行走,一面沈睡的情形,也屢見不鮮。
一夜失眠,到了第二天,身心方面都有種不快感,但既已過去,就毋須太在意了。
至少在自己身體所需的睡眠時間內,會自然而然進入睡眠狀態,就算是鎮日嘀咕自己是一點也睡不著的人,至少在一天之內,也睡了二、三個小時,這就是一個明證。
「不想睡」(「能睡不想睡」。病人本身都能可以順利入睡,但病人卻因某些原因弄得不想去睡覺!,病人常說:「我根本不想要去睡覺!」,言下之意病人有能力好好去睡覺,但病人偏不想好好去睡覺 !),如此,以意志力或其他因素主控睡眠的「生理時鐘」,反而對身體的確構成傷害,同時更影響了健康。
但「睡不著」(病人「病人很想睡,卻睡不著」),對身體就不會構成威脅(一般3~6個月或更久之後,才會有身心症等症候群及代謝失調之疾病發生 ),因此不需太在意。
因此失眠時,請記得依循健保體制規範一定先找家庭醫師,先評估好是屬於全科身體器質性?心理性?社會性或心靈性? 的原因或誘因後,加上必要的(抽血、驗尿、心電圖、超音波)檢查,不要病急亂投醫,好好聽話接受治療。調適心態順其自然。則擁有生命、省時省錢不浪費健保資源、健康又快樂是再好不過了。


Q:請問「睡不著」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A:在小時候,每次學校遠足的前一晚,一定興奮的睡不著;考試的前一晚,因心情緊張,以至無法成眠。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這兩種經驗。
緊張、興奮、不安等這些情緒,都和睡眠時腦的作用呈相反狀態,因此睡不著理所當然的。
雖然我們口中不停地唸著「不能不睡」,一直想消除影響睡眠的情緒因素,可是仍然解決不了問題。
假使我們處心積慮的要除去睡眠障礙,而口中一直唸唸有詞,像這樣刻意的強迫自己,要想很快的入睡,反倒不可能了
相反的情形,有時候根本不打算睡,但由於疲勞過度,一躺上牀,就立刻進入沈睡狀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玩樂後,在回家途中,由於精力消耗過多,在車上不自覺地就打起瞌睡來的人很多。
也就是說只要是身體感到疲憊,就會很自然的進入熟睡狀態,反之,若只是腦筋有過勞焦躁感時,是很難睡著的,理由非常簡單,而且是很難被推翻的事實。這常見於憂鬱症、焦慮症或躁鬱症的病人。
被睡不著所困擾的人,可以善意地強迫他去郊外走走,經過一天的活動,在體力方面,多少消耗了一些,晚上自然很輕易的就進入睡眠狀態了。
因情緒緊張或心神不定而始終無法成眠,這不是不可能的;但如在此刻,身體感到疲累不堪,那就會促其更快入睡。
這時候我們所謂的疲勞,不是「疲勞感」,而是完完全全由於身體過分勞動,所產生的疲勞。「疲勞感」只是指精神上的疲勞。同時,完全沒有工作的人,比有適當勞動的人,更會有強烈的「疲勞感」。
這種時候,雖然疲勞但卻實在無法睡著,因為所謂的疲勞感,不只是感覺上的,同時身體也會感到勞累,所以就比較能進入睡眠狀態。善於轉換氣氛的人,也比較能運用腦的機能,所以即使睡不著,也不致引以為憂。總之,睡不著往往是由於身體勞動過少,以致毫無疲勞感。至於精神上感到倦怠或焦躁的人,最好利用休閒娛樂,轉換一下緊張的氣氛。
運動能使身體疲勞,同時能轉換氣氛,所以為了要有舒服的睡眠,多多運動是錯不了的。為睡不著而苦惱的人,追究其原因,通常都是因運動不足所致。


Q:對於睡不著的情形,我們可以忽視嗎?
A:偶而睡不著,因為程度輕微,所以不必看得太嚴重,就算是想藉著運動,使身體有疲勞感,以便獲得舒服的睡眠,也不為過。
如果每晚都被睡不著覺所困擾,而感到焦慮不安,如此已到達嚴重的程度,可以肯定其健康已亮起紅燈了。一早醒來,頭痛且有種睡不飽的感覺,這種情形若從未間斷,繼續下去,只怕問題就嚴重了。建議來本診所做失眠評估、焦慮症評估、憂鬱症評估。
因為經年累月的睡不著覺,使得身體各方面感到不調和,其實睡不著覺,很少是身體疾病的症狀,大體說來,都是屬於心理疾病的症狀。
例如精神病、憂鬱症、焦慮症或躁鬱症的病人,等就常有此症狀,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先找家庭醫師診療,或抽血檢驗評估誘發因子後,必要時轉診照會精神科醫師;若想服用安眠藥,就必須由醫師開立處方,千萬不可自己購買亂服偏方。
但是一般來說,有這種睡不著情形的人,雖然其身心方面均感到不快,但仍然不會主動去找醫生診治,所以關心他的人,就要力勸其就醫。
早上有頭重感,上班上學常遲到,或者每每因睡不著覺而酗酒,以及時常向人嘀咕睡不著的痛苦,如發現周圍的人有這類情形,基於關心其健康的立場,必須特別留心觀察,必要時強迫其去就醫。
尤其是發現與我們最親近的家人,有了這些狀態,就要毫不遲疑的,帶他到附近家庭醫師,去尋求解決的辦法。
不是不想睡而是睡不著,或者根本無所謂睡與不睡,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行為與思想均可能有異於常人之餐,並且顯示其已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所以一旦發現某人真有這類情形,是不可忽視的而且得立刻要他接受治療。
患有慢性疾病者,既已接受治療,此時如仍有睡不著或者睡不穩的情形時,一定得向主治醫生說明。
另外,因為很可能是某些疾病(例如:甲狀腺亢進)的症狀,或生活管理上的問題,或者是藥物服用後所產生的副作用。



Q:老年人有睡不著的煩惱嗎?
A:有!
要從身體疾病、心理(生活壓力、家庭失和、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精神(焦慮症、憂鬱症、躁鬱、思覺失調...)三方面來切入。
一般來說,老年人都容易醒,不過也不盡然,還得看個人的體質,但這並不重要,只要能夠睡得舒服,雖然早晨易於清醒,也不會有所謂睡不夠的煩惱。
但是因睡不著而感到痛苦的老年人,仍然比比皆是。最大的原因是,用腦的機會過少,所以用腦的程度過與不及,都可能無法得到充足的睡眠。
簡單的說,適當程度的用腦,比較能得到舒服的睡眠,老年人因為太少用腦,加上運動不夠,以致晚上容易失眠。
年紀大了,總免不了要斷斷續續的睡,就如同貓睡覺的形態一般,稱為多相性睡眠(Polyphasic sleep);此時若稍打打瞌睡是免不了的,但千萬不能採取午睡的方式來補足睡眠,因為如此一來,晚上就更睡不著了。
老年人要是有睡不著的情形,此時就須尋求解決之途,適當的用腦,或合宜的運動,均比午睡要來得好,否則腦的功能和身體的機能,都會逐漸衰退。輕微程度的刺激,可說是很好的催眠劑。


Q:如果睡眠過長時,表示有問題嗎?
A:通常勤奮工作的人,很少會有睡得過多的異常性疾病,絕對不可能睡得很充足(即使睡了很久,卻仍然覺得睡不飽),勤奮工作的人晚上發生什麼事也很難警覺到(例如:睡的和死豬一樣),這對於勤奮工作的人而言,這是絕對正常的,不必視其為異常嚴重的現象,他們因體累而好好想 "補眠"。
若是有「隨時隨地都想睡上一覺」的慾望,這和心理態度有關,和疾病是沾不上邊的。
生活方式若毫無規律,晚上經常睡眠不足;長期下來,也就形成了所謂「慢性疲勞」狀態,當然這也和睡眠不足有關。
若在工作時,突然會睡著,這種情形稱為突發性睡病;而且這種人經常還會有"飽睡"的感覺,這種人經常有飽睡的感覺,這種週期性的昏睡現象,稱為週期性嗜眠症(periodic hypersomnia)。必須經神經科的診治;我們所在意的是不該睡時卻睡得很熟,即使大聲喊叫也起不了作用;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可能腦有問題,所以有這樣異常睡法的人,最好還是立刻接受診斷。
一向健康的人,突然鼾聲大作,此時可能因腦中風發作,我們再次強調,在不適當的地點和時間,能夠睡著的,多少有點問題,忽視不得的。


Q:什麼是在睡眠中發生的異常事件?
A:
(1)寢汗(虛汗)
在睡覺時流汗,絕不是疾病性的異常。因為一般來說,周圍的環境相當悶熱時,自然會流汗。但若不同於此情況,且有病感與異常感時,就必須視其為出虛汗。
晚上汗流不止,通常和悶熱無關,而是因疲勞所致。
因此,若沒有直接的理由,就會轉為疾病性的感覺,且愈來愈強烈。過去曾患過結核病的人,總會出現這種症狀,所以到目前為止,只要一有出虛汗的情形,仍然會連想到是否患有結核病。
在每年接受健康檢查的人中,發現很少人會因其他毛病,而在晚上出虛汗。至於健康的人出虛汗,則是由於生理性的疲勞和倦怠感所致。
由於精神上的壓抑,運動不足,都可能與出虛汗有關。當然,肥胖更是主要原因。不僅在寒冷時出虛汗,在感冒時也會,此時體溫調節機能突然退化,但只是暫時性的。總之,出虛汗可說是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症狀之一。
(2)著涼
在睡眠中,身體受了涼,這可能並不很嚴重;但全身會感到無力,不斷的流鼻水,其症狀和感冒極相似,但這不是感冒,而稱為受涼。
身體受涼,對於疾病的抵抗力,立刻減弱,很容易被感冒的細菌侵入,而轉為真感冒了。也可能因受涼而影響到腹部以致或腹瀉。
以上就是所謂的著涼,往往都是在睡以前有悶熱感,因此疏忽了入睡後的保暖,沐浴後身體發紅,流汗後處理不得當,或者酗酒後等,這此都是導致受涼的前因。
(3)落枕或扭到筋
在睡眠中,自然移轉身體,可以有更舒服的睡眠,只是很可能會不小心而傷了筋肉,這就叫「落枕或扭到筋」,這種情形通常發生於進入睡眠狀態之初。
就像拉繩索般,可能由於放鬆、緊縮的不適當,而傷了肌肉中細小的纖維組織。同是「落枕或扭到筋」,但症狀卻有兩種:一種情形是會從激痛中醒過來,一種則是醒過來後才發現有點創痛感。一般來說,不須太在乎,短時間內即會恢復正常。
(4)打鼾
打鼾,可以說是睡眠中的習慣行為,不能說它是異常現象。鼻子、喉嚨可能有些疾病,但是少有需要接受治療的例子。
如果非要視其為異常,那就可能是因為聲音大得讓人深受其害,嚴重影響到旁人的聽覺了。
當然也不必為此而苦惱,鼾聲大作的情形,通常可經耳鼻科的診治,以期痊癒。
其他如磨牙(牙齒的異常)、迷糊的人、說夢話、嬰兒夜哭、夜尿等。

認識失眠與睡眠失調

憂鬱症

憂鬱症(又稱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有人戲稱為「精神上感冒了」。其主要症狀是患者自己感到持續且的悲傷和憂鬱,有放不開的傾向。進而阻礙其社會與社交行為,「心情低沉到爆」的感覺,對事情與周遭事物提不起興趣的消沉感。
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治癒率高,但是如果認知持續失焦,與一般情感脆弱或暫時心情不好無關,「諸多事提不起勁」,凡事有吃不好、睡不好、記憶力差、不想嘗試新事物、目光無神呆滯、不能專心、靈敏度差了、行動放慢、想哭、嚴重時會有空虛感及無價值感…,等等的心理與生理疾病,有人容易有自殺傾向。如果持續2週以上,則應先排除重度憂鬱症,這應特別小心注意。
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的診斷準則。醫生需要做好基本的理學檢查評估,並排除生理因素、藥物濫用評估後,且進行有關憂鬱程度(depression scale test)的測試,才能確立診斷。
註:在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十版ICD-10中,屬於情緒性(情感性)疾患(mood (affective) disorders)的分類。

認識失眠與睡眠失調

憂鬱症Q&A

Q: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
A:症狀以感情和生命的意慾低落為主,患者的心情沈重,什麼事都覺得悲哀、空虛、失意、自責……,而深深被這種感情的施虐所擊倒,沒有精神和力氣作任何事,也沒有什麼理想,動作遲緩、懶得和人接觸,不願開口說話,性慾和食慾都降低;患者常為失眠所苦,身體也常感倦怠,也有自卑感和罪惡感的苦惱,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

Q: 憂鬱症和躁鬱症主要有什麼不同?
A: 憂鬱症和躁鬱症比起來,憂鬱症的壓抑情形就沒有那麼嚴重,比較不會妄想,也容易了解精神的因果關係。另外有些憂鬱症患者,無精神症狀出現,只有肉體上的病變。
如上所述之情形,就叫作「假憂鬱症」,患此症狀的病人,大都隨意應診,因為他們也不了解自己到底那裏有病。

Q:憂鬱症有哪些原因?
A:
1.大腦萎縮的影響。
2.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化學物質(例如:dopamine),失去平衡時,就可能導致憂鬱症。
3.近期的創傷。
4.適應性失調。
5.社會環境因素。
6.生理結構退化。
7.賀爾蒙的影響:例如產後憂鬱症、甲狀腺低下,更年期前後。
8.遺傳與基因。

Q:憂鬱症和憂鬱反應有哪些誘因?
A:憂鬱症和憂鬱反應,大都是在遭到失敗、挫折、別離、失落、惡運、調動、遷居、失戀……等心理負荷時開始的,那時,就會失去生存和工作的價值感,當自己的愛情和希望破滅時,也會對生存的慾望和求生毅力感到厭煩。以上常與:
少數人之性傾向、性別認同、人格因素、濫用酒精或藥物、家族因素、傷害或壓力事件、慢性疾病有關。

Q:憂鬱症和神經質、強迫症、恐慌症有何主要不同?
A:神經質的患者,大都感到身體有病而去看病。但是,強迫神經症和恐慌症,病患主要症狀是精神方面的,患者本身和周圍的人都能看出這是一種「精神病」,這時,就應該讓患者到由家庭醫師照會專業醫師去應診,由於這種病的精神症狀比較嚴重,所以患者往往會擔心過度。

Q:憂鬱症有哪些診斷依據?
A:目前有”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依照心理、生理、社交等三大面向,共有30條問題,共有30分。
0~9分: 正常
10~19分:輕中度憂鬱
20~30分:重度憂鬱
來作為使用藥物的參考依據。

Q:憂鬱症的治療方向?
A:
1.原則上: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介入,預防復發、長期追蹤、親友支持為主軸。
2.治療期間:以藥物治療(效果明顯,不可自行換藥與停藥)、心理治療、調節對事情的認知、輔以環境介入(如:音樂、園藝、社交活動..等方式的參與),靈活變化交互使用之。

身心科門診

林爾文 揚明家庭醫學科-身心科門診
失眠與睡眠失調 / 憂鬱症

《《 主治項目:全科全人的部定 #家庭醫學 專科醫師 》》

*《咳嗽》:原因有10種以上原因之精確診療。
*《常見感冒》:小兒、成人上呼吸道感染、鼻塞、鼻水、咽喉痛、打噴
嚏、頭痛、發燒。
*《耳鼻喉科》:耳鳴、中耳炎、鼻竇炎、耳痛、耳屎、沙啞、耳鼻喉癌
診斷。
*《皮膚科》:青春痘、皮癬、疥瘡、狼瘡、蟲咬、香港腳、帶狀泡疹
、汗皰疹、疣、雞眼、尖圭濕疣、皮蛇(帶狀皰疹)、濕疹、
下陰搔癢。
*《內科兒科》:腹痛、發燒、頭痛、新陳代謝異常、糖尿病、高血壓、
心臟病、肝炎、腸胃炎、胸痛、頭暈、痔瘡血便、
癌症診斷。
*《泌尿科》:尿道炎、腎盂腎炎、膀胱炎、攝護腺腫大、膀胱過動症。
*《性病》:淋病、菜花、梅毒、泡疹、披衣菌、 性病特檢。
*《身心科》:失眠與睡眠失調、憂鬱症
*《健康檢查》:成人健檢、#超音波檢查、一般健檢、骨密檢查
*《特設》:減肥門診、耳鳴暈眩、外傷縫合、#外傷處置
抗癌門診、青春痘、青春防老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