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軌跡

蘭陽溪口休閒農業區中:錦眾村、季新村、孝威村均座落於五結鄉境內。本區的歷史發展依照開墾歷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漢人未進入開墾時,平埔族人生活的原地;第二階段,清朝漢人進入開墾拓荒的歲月;第三階段,日本人統治時代;第四階段,即台灣光復後至今。
本休閒農業區內依照行政村里劃分計有五結鄉錦眾村、季新村及孝威村三個行政區域,以下即依各行政區域為單位分別說明其聚落村里結構與形成歷史。

1.錦眾村:

錦眾之名,由錦草村及大眾村合併時各取一字而來,錦草之名則與賴阿善先生有關,錦草村傍蘭陽溪茅草遍生,秋天茅花開,在陽光的照耀下,炫麗亮眼,賴阿善先生因此將之取名為錦草村。本村範圍原為茅仔寮堡的一百甲、茅仔寮庄,光復初期,一百甲因區內著名的大眾廟改為大眾村,因廟得名;茅仔寮庄則改為文雅的錦草村。

(1)一百甲 :即清代一百甲庄,原大眾村的範圍,位於孝威國小後方一大片的農田。地名起原應與清代土地開墾有關,相傳當地約有一百甲農田而稱之。當地有句俗諺:「厝住茅仔寮,睏在松仔腳,田園一百甲,牛飼 92,長工四百名」,生動的描述當年開墾的繁榮景象,也串聯出當地的地名。另外還有俗諺也與一百甲有關:「一百甲路,清水渡」,意思非常明瞭,即指一百甲有路可走,到清水則需搭乘渡船。但是民國 45 年(1956)清水橋建成後,二地之間則無須搭船。

(2)茅仔寮 :指清代的茅仔寮庄,亦即昔日錦草村,範圍包括大眾北路以北地區。因本區近蘭陽溪,昔日多為荒地茅草遍生,當地居民以茅草覆蓋屋頂搭建草寮,因而稱為茅仔寮日治大正十年,以茅仔寮為名,設立茅仔寮公學校,後改名為清水國民學校,即今日孝威國小。

2.季新村:

季新村名由來,為新店村與季水村合併時各取一字而來。本村範圍原屬清水庄,日治初期明治 31 年,將清水庄分為新店、清水、流流社、加禮宛社、社尾、婆羅辛仔宛、埤仔尾、寶斗厝等,明治 33 年重新調整,將原清水庄分為頂清水及下清水二庄,頂清水下轄新店、清水、流流社、加禮宛社、社尾、婆羅辛仔宛,下清水下轄埤仔尾、寶斗厝。大正 9 年頂清水改為大字,下轄 6 處改為小字,光復初期,新店小字改為新店村,其他五小字合併為季水村,民國 67年二村再次合併為季新村。

(1) 新店仔:位於新店路,社尾的前端,早期因漢人在此集結成村,並開設新店舖,因而得名。另有一說為本區接平埔族社婆羅辛仔宛,可能是漢人與平埔族人交易之地。

(2)清水:位於冬山河下游河口處,清水大閘門南岸,季新村 1-10 鄰處,本區昔為沙洲地形,其間水質澄清,因而稱之為清水。

(3)流流社:為噶瑪蘭族社,與婆羅辛仔宛應為同一系統。流流(Raorao)噶瑪蘭語有水沖或急流之意,應為該社頭目之名,根據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明治 29年的調查,當時流流社僅餘平埔族人 63 名,目前則僅剩 7、8戶人家尚保留平埔風俗。

(4)加禮宛:又稱加禮遠(Karewan),噶瑪蘭語意指尖尾瑪瑙珠,有沙崙之意。位於冬山河下游南岸沙埔地,今濱海公路東側季水路上,季新社區活動中心附近,為噶瑪蘭族社地所在。

(5)社尾:位於濱海公路西邊永安寺附近,靠冬山河岸處,本區聚落因位處噶瑪蘭族婆羅辛仔宛社的末端,因而稱之為社尾。根據噶瑪蘭廳誌記載:婆羅辛仔宛設為泉籍承墾之地,漢佃依附該社集結而居,聚落正位於該社尾端,因而得名。

(6)婆羅辛仔宛:位於社尾北方(冬山河與台二線之間),為噶瑪蘭族婆羅辛仔宛社社地所在,婆羅辛仔宛(Heburusinawan)原意為竹的意思。

(7)佛祖廟:位於季水路上,仙水寺(養鴨中心前)附近的集村聚落。創建於清咸豐年間的仙水寺,主祀觀音佛祖,因此居民稱附近地區為佛祖廟。

(8)崩崁仔彎:位於濱海公路西側,因位於冬山河道曲流地形的凹坡,水流衝擊造成坡度較陡,似崩崖地,因而稱之為崩崁仔彎。

3.孝威村:

孝威村名的由來,根據地方耆老揣臆,應與賴阿善先生主張孝道有關。本村範圍原為茅仔寮堡的松仔腳、四百名及中二結三庄,光復初期,該三庄合併為一村,取名為孝威至今未改。清代茅仔寮堡有八大庄,除本村的松仔腳、四百名及中二結外,還包括協和村的鼎橄社、大埔、中一結及錦眾村的一百甲、茅仔寮等,「厝住茅仔寮,睏在松仔腳,田園一百甲,牛飼九十二,長工四百名」,這句流傳當地的俗諺,生動的表達出茅仔寮堡的地名涵義,也透露出開墾初期,先民篳路藍縷,長期辛勤墾作的景象。五結農會孝威倉庫所在地舊時名為「四百名」,遂對四百名做介紹:

(1)四百名:位於孝威西路與孝威南路交會處,孝威派出所左側的集村聚落,地名起源應與墾民人數有關,相傳有壯丁四百名而稱之,可見其當時開墾的區域之大,居民以林、吳、賴姓居多。五結有句俗諺:「厝住茅仔寮,睏在松仔腳,田園一百甲,牛飼九十二,長工四百名」,內容所指的地名皆在孝威、錦眾二村內。長工四百名即指本區。區內義德宮為土地公,供奉福德正神及關聖帝君,是附近居民信仰中心。

文化傳承

「溪埔地的綠意」

在五結鄉靠海口的溪床上,到處是農人們一年到頭辛勤耕作所留下的成果,如果見到的是上頭鋪稻草的菜畦,那麼十之八九是為了種「身穿青衫加白褲,腳底發毛行路」的作物-您猜到了嗎?
就是俗稱「蔥仔」、「蒜仔」的青蔥和白蒜,這兩種民間常用的調味作物,由於經濟價值較高,因此 農人們從種苗落土後便小心翼翼的施肥、除蟲、灑水,為了防止其他雜草與之爭肥,事先還得在菜畦上鋪 一層厚厚的稻草作為隔絕,如此細心的照料,無非希望蔥、蒜能長的又緣又白又肥嫩,在收成時賣個好價錢。蔥的生產期幾乎遍佈全年,蒜則偏重在十一到二月氣候較冷的季節產量較多,品質也比較好,據說好吃的蒜白既鮮又嫩,不管是配上蘭陽有名的「鴨賞」或是老阿嬤自己醃製的臘肉,都是絕仕的美味。

「抓鰻仔囝文化」

從蘭陽溪口到清水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拱型的遮蔽物」棄置在岸上,如果到了農曆十月以後的夜晚,再到海邊一瞧,那些俗稱為「帆 (音甘)仔」的拱型物,全成了海口人抓鰻魚囝時,一個能遮風蔽雨的暫歇之地。
原因無他,全拜小小鰻魚囝喜歡「晝伏夜出」和喜好在濕冷的氣候下出現的特殊習性。
說到抓鰻仔囝,學問還不少,雖說趨之若鶩者眾,但真正能「掠一季,吃一冬」的非老手和海口人不可,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口人不但會依據海流的大小來選擇要用大網子多人分頭拉,或是只用小型的「鰻仔囝鱟(音好)」一二人撈,更重要的是他們深闇水性,尤其是在漆黑的夜晚,面對暗潮洶湧,何時該奮力收網,何時該放手免得被流水連人帶網的拖走,這都得靠經驗和敏銳的直覺。

「蔚為景觀的沿海養殖區」

通常抓鰻魚囝的都是以「尪仔姐」(指”夫妻”,蘭陽地區的特殊用法)為基本單位,慢慢再擴充到親朋好友,所以在這段從黑夜拻到破曉的漫長時間,海邊的夜雖然冷颼颼,卻因為熟人間的嬉笑閒聊聲交雜,變得溫暖起來。
除了沿岸一年一季的抓鰻仔囝外,濱海公沿線約一百多甲的水田也浩浩蕩蕩的綿延成帶狀的水產養殖區,其中以飼養草蝦、斑節蝦、白蝦等蝦類,以及鰻魚、黃魚等高經濟水產為主。
除此之外,近年來更有將養殖開發成休閒海釣漁場的新興產業出現,這種完全自助的海釣場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讓釣客可享垂釣之樂又無安全之虞。  因此無論選擇何時到五結來,海邊的新鮮事物永遠不會斷。

「莊稼人的草垺經」

行經有「五結米倉」之稱的茅仔寮、一百甲、九十二、四百名等地,在不同時節裡的稻田總賦予人不同的心曠神怡-收割前在風動中有金黃色波浪舞可賞,收割後田裡一放水則有各式各樣鳥兒、農厝,以及天空中路過的雲倒印在粼粼的水面上。除了片片相亙的稻田和一眼望去無礙的景緻外,田埂旁、圳溝邊也常見豎立著一座座高低有致,胖瘦不一的「怪怪草屋」;說它怪,是因為其外型明明像個屋型,卻又不帶門,不帶窗是個標準的實心物。沿途看來,數量還不少,可是端詳半天,既猜不出用途,更叫不出物名?
其實,若不是來自農家或是道地的在地人,十之八九都無法順口溜似的叫出「草垺」(垺音PU)二字,更無法了解「草垺」從古早至今與農人們在生活上的關係是全然的密不可分。
另外像「打草正」和「掠草蓆」(意liah(8) chhau(2) chi~(1))也是從草繩而來的農村加工副業;其中「草正」就是用草作成的草袋,它是以一台和織布原理相仿的機器(俗稱草正規)採半手工半機器的方式織成,這種草袋子在當時常拿來裝粗鹽、肥料、石灰、石粉。。。等用途很廣,但是在塑膠袋普及後就漸漸消失了,直到近十年來,南方澳將未車縫起來的「草正」拿鋪底捕飛魚卵。由於有了這項新的用途,一些還末將「草正規」丟棄的老阿嬤們又重拾起早年的副業,也因此年輕一輩才有機會再見到「打草正」這項傳統的農村副業。
至於「草蓆」指的就是以稻草作成的草蓆,為什麼說是「掠」草蓆呢?其實是用來形容以手編織,這邊抓過來,那邊交叉拉過去的動作。由於「草蓆」不論在做法上,材質上都不若使用藺草織成的草蓆,所以一般人多半將它用來墊在床鋪的最下面作為隔濕層,上面得再鋪上藺草織成的草蓆才能睡個好覺。
從前要上山做山活或在海邊(特別是沿岸)取海菜、貝類的人,為了怕腳磨破和防滑都得穿上稻草編成的草鞋,由於草鞋的耗損率高得常換新,所以有一些老人家戲稱-想當年他們雖然沒有新衣穿,卻常穿「新鞋」呢!再者,穿草鞋還有一個小小的傳說,據說穿草靯走山路「一面走,有鬼跟在後面撒沙,」而且走的越快,鬼跟的越緊沙撒的越多。這個傳說乍聽之下有點荒誕,其實是指草鞋容易夾沙,一邊走沙子被帶起,看起來就好像後頭有人在撒沙子般。

「從放牧到圈牧 一路話甘苦」

在人力和時間有限,再加上飼料來源短缺的情況下,養鴨人在「窮則變,變則通」的窘境中,發展出一套名為「逃冬」的放養法;這種近似放牧的方式是在收完早稻和晚稻之後,將鴨仔(約生出兩、三星期大)趕到剛收割完的稻田中去吃殘餘和散落在地上的稻碎仔,除此之外,田裡的一些小蟲子以及田邊水溝中的小魚蝦,也成了天賜的美食。當然嘍,農人提供了鴨仔們寬闊的空間且包吃包住,鴨仔們于不忘予以「吃在斯,拉在斯」的「肥」報。就這樣,養鴨人將鴨仔一片趕過一片田,而鴨仔們所留下的好禮也肥沃了土地。
座落於五結鄉季水村季水路的「養鴨中心」不但是全國唯一一處以「鴨子」為研究主題的機構,其三十多年來的研發成果也讓這個養鴨園地,除了是鴨農最佳的解惑之地,更甚而使台灣的「鴨子經驗」躍上國際舞台成了國際間心得交流和分享的場所。
如此自然的依存關係維持了數十載後,仍究在不敷人力成本,以及養鴨數量難以突破的經濟瓶頸下,漸漸被現代化的圈養方式所取代。於是乎養鴨人的鴨子從一、二佰雙變成上千隻,趕著鴨子田裡去的辛勞也轉換成灑著粒裝飼料的舉手之勞,終於,養鴨人是「養」鴨人,而不必「牧」鴨了。
五結鄉的「養鴨中心」全名為「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創立於民國五十七年,數十年來的研究成果,不但提供了鴨農們從「逃冬」的舊式放牧法,改為最新圈牧法的一些最新資訊,同時不同訴求,如取蛋用的「蛋鴨」,嚐肉用的「肉鴨」,抽羽用的「羽毛鴨」進行改良和配對的工作,以便讓養鴨人有更佳的選擇,可別小看這些讓外行人只瞧出「環肥燕廋」之別的鴨子們,牠們不只是所裡從事鴨子品系改良的研究人員多年的育種結晶,其中經改良過的白色菜鴨更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品系,且在經過長期的選拔和觀察後,在民國七十四年正式由農林廳命名為「宜蘭白鴨-台畜一號」。

成立沿革

緣起

蘭陽溪口休閒農業區位於宜蘭縣五結鄉錦眾村、季新村及部分孝威村範圍,位屬五結鄉東北陲,東臨接太平洋,北臨接蘭陽溪,台 2 線濱海公路貫穿其中。北起蘭陽溪,南至季水路北巷,東至利澤海岸,西與孝威村、大吉村鄰接,皆屬非都市計畫土地區域面積 572.46 公頃。蘭陽溪口蘊藏豐富自然資源,河口由蘭陽溪、冬山河、宜蘭河沖積而成,除了鰻苗等魚類之外,更是鳥類喜愛棲息之地,也是國際級賞鳥據點,每年十月到翌年四月,是蘭陽溪口候鳥過冬及遊客賞鳥的季節,特別是十一月到三月這段時間最為熱鬧。泥灘、草澤、沙洲和耕地等多種有利條件,使得此處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水鳥驛站。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亞洲溼地調查所也列其為「台灣十二大濕地之一」。

蘭陽溪口休閒農業區周邊農業作物,以稻米、蔥、蒜、西瓜為主,而水稻耕作是本區居民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其產區主要分布在錦草、大眾等土地,亦有一部分為蘭陽溪高灘地。第一期作以水稻為主,第二期作為颱風侵襲季節,耕作不易,宜蘭地區皆以休耕轉作為主。蘭陽溪高灘地以西瓜為主,而蘭陽溪口休閒農業區冬季作物以青蔥、青蒜為主。

蘭陽溪口休閒農業區的一級產業,其中以養殖業及休閒漁業最為發達,養殖業最大宗的作物為白蝦,其次為草蝦,另有養殖石斑魚及吳郭魚等。在地的休閒漁業有釣蝦場及海釣場,都相當具有特色。一般釣蝦場的蝦種為泰國蝦,該區釣蝦場還另外提供草蝦、斑節蝦,許多遊客都前來朝聖,而草蝦及斑節蝦中蝦機率也比泰國蝦高了許多,使釣友們皆能滿載而歸。因此將閒置魚塭充分活化,發展具有特色的休閒體驗活動,大幅提升之附加價值。

因此本會,推廣以漁業為主,稻米、菜為輔的「魚蝦到(稻)菜」之特色,結合蘭陽溪口休閒農業區的一級產業及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從傳統農業轉型為觀光生態與休閒文化連結的三級服務產業,帶動休閒農業區永續發展。未來蘭陽溪口休閒農業區的成立,對於農漁業及周邊區域帶來具體效益,不僅提供農民就業機會,更吸引年輕人返鄉,共同經營與建設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也藉此喚起對於生態資源保育之重視。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